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被忽视的风险——城市垃圾填埋场和再生资源回收站

发布时间:2019-04-23

北京华夏诚智安全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导语(概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市扩容、人口增加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各种资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垃圾包围城市”的状况在部分地区已开始凸显。本文主要解析在规模建设城市垃圾填埋场、再生资源回收站的同时,如何防范安全风险及监管建议。

2019年1月18日,山东某垃圾填埋场场区内,由外委公司建成并运营的沼气综合利用装置在完成一台沼气汽车罐车充装作业后,罐车罐体发生爆炸,造成1人轻伤,事故罐车旁的备用罐车被冲击波推送至77m外的绿化带中,罐车爆炸后的碎片最远飞至500m外,距离爆炸点约800m的村庄部分居民窗户玻璃破损。

一、“垃圾包围城市”现象凸显

 根据住建部城乡建设统计年鉴统计,2016年,我国有657座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1183座,还有未统计的乡镇级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也就是说,国内有近2000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在运行。90年代以来,为了实现资源再利用,减轻环境污染,国家先后推出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发展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目前,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5000多家,回收网点16万个,回收加工厂3000多个,从业人员140万人,年再生资源回收量5000万吨以上,年回收总值接近500亿元。

1.jpg

然而,由于城市生活垃圾增加量迅猛、农村地区本身垃圾处理能力严重不足等原因,现有垃圾填埋设施大部分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也有人戏称再生资源回收站是废品站的“虚假进化”。

二、事故频发,风险迭生

近年来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曾经发生过的事故:

1994年7月,上海杨浦区一艘120t垃圾船发生沼气爆炸,3名船工受伤致残;

1994年8月,湖南岳阳1座约2万m³的垃圾堆发生甲烷气体爆炸故事;

1994年12月,重庆江北观山垃圾场发生火灾;

1995年,昌平阳坊镇垃圾场因沼气泄漏遇明火发生3次爆炸;

2004年10月,广东佛山垃圾场发生甲烷气体爆炸。

2017年2月6日,汕头金平区垃圾填埋场因天气干燥发生自燃事故。

2018年3月6日,阳江市阳东区船尾石垃圾填埋场在员工对原液池进行检查时,未佩戴防毒面具等劳动防护用品,吸入甲烷、硫化氢等气体,造成一人死亡。

2018年2月16日,普文镇垃圾场发生自燃事故。

再生资源回收站也不容乐观,我们的工作组在去年调研了17家再生资源回收站,现场着实令人堪忧!执照手续不齐全、地面无防渗处理、消防通道堵塞、废品、散煤露天混合堆放......

一系列的事故和现状,反映出在不规范运营、监管出现真空的同时,一系列的风险已不容忽视。

由于垃圾中的有机质在缺氧状态下发酵、产生大量沼气,因此在填埋后,会持续产生大量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一氧化碳,并含有硫化氢等杂质气体,这些气体均属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品,存在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安全风险。

三、管理出现真空,问题突出

目前,垃圾回收、处理行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2.png

(一)缺乏相应的管理法规和行业标准。

我国垃圾处理、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管理目前没有国家性的法规,处理渠道混乱,严重影响公共安全,有些回收网点甚至成为收脏销赃的场所。由于我国还没有制定废旧物资分类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没有各类再生资源企业生产技术标准,造成回收网点无序发展,市场秩序混乱,不仅给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带来了困难,同时也导致大量可再生资源流失,更重要的是再生后的资源质量没有保证。

(二)行业技术进步缓慢。

近年来,由于缺乏国家和地方投资和技术投入,行业技术落后。目前垃圾回收、处理企业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匮乏,部分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科技投入低,加之行业的经营与“破烂”、“垃圾”相关,行业内的科技人员比重远远低于其他行业,企业自我发展能力的不足。

(三)与国外同行业差距较大。

目前,我国单位能源产出仅相当于德国的1/6、美国的1/10和日本的1/20。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已达到90%左右,且回收加工水平较高,并有一整套完备的防污措施。而我国在这方面比较落后,回收利用率不到20%,绝大多数废旧物资回收加工企业严重缺乏深度加工的能力,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利润空间小,与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大。

3.jpg

四、建议与措施

(一)加快行业法规和标准建设。

垃圾填埋场本身属于市政公用工程,归口住建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管理。但实际工作中,如果垃圾填埋场建设了沼气的收集、净化、储存气柜等设备,并将沼气经压缩机压缩后作为产品出售,则无形中垃圾填埋场变成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或“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企业”。管理涉及多个部门,行业管理基础较差,经营秩序混乱,迫切需要出台一部调控力度较强的行政法规,以加强行业管理。

(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方面要引进并吸收国外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另一方面,制定相关优惠措施,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引导外商向垃圾回收、处理行业投资,鼓励外商到中国投资建立处理中心。同时,要与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行业协会建立广泛联系,吸取他们在工业化过程中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的经验教训,借鉴其对行业的管理措施和相关政策,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三)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加工网络体系。

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是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行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愈趋重要,应当作为特殊行业来管理,并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纲要、城市建设整体规划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按照方便、卫生、规范、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城市回收网络体系,包括:社区回收站点设立;集回收、分拣、市场交易为一体的再生资源加工交易市场;综合利用加工网络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环境卫生差、城市综合管理难的问题。

(四)加强宣传教育,引入专业技术人才。

将有关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知识列入中、小学教育课本,让循环经济在下一代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在大中专院校设立城市垃圾处理、再生资源专业教程,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全社会都来理解、支持和自觉参与城市垃圾回收处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事业。

 

备注:文中配图源自网络。


登  录

X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注  册

X

手机号:
单位名称:
设置密码:
确认密码:
手机验证码:
入会须知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X

手机号
手机验证码: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设置密码

新密码
确认密码